2011年9月9日星期五

学医综合征(Learning-Medicine Syndrome,LMS)

学医综合征(Learning-Medicine Syndrome,LMS)是一常见的疾病。于近现代被临床所认知,具有部分职业病性质的一种特殊疾病,临床上以“课本性发病”、“食入习惯变化”为其典型二联征。

[病因诱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1.智商-病理学说2008年我国学者甙盟(Daemon)提出“智商-病理学说”。据统计,智商过高的人群此病患病率明显较高,主要机理为其大脑善于随意识变化而控制常人不可控制的激素上调下调以及神经兴奋抑制。从而导致其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征象可一过性或长期间歇性处于异常状态;其意识可对消化、吸收、代谢等植物神经效应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变化。
2.学习医学统计学及流病学显示,医疗相关行业中此病患者所占比列极高,尤其以在读医学生为著。
3.智商-学医-病理三段学说2010年我国学者甙盟(Daemon)完善“智商-病理学说”,并称之为“智商-学医-病理三段学说”。该理论认为,仅仅高智商并不是此病的绝对患病因素,在高智商前提下,需有学医作为诱因才可激发此病症状。此理论达成学术界广泛共识。

[临床表现]

格外复杂。“课本性发病”、“食入习惯变化”为其典型二联征。
1.一过性课本性规律发病表现为与课程进度表吻合的规律性发病。学习肺部疾病时,患者可见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挂号求助呼吸科医生等症状;学习心血管疾病时,患者可见心动过速、心悸、心律不齐、早期复级、脉搏细速、挂号求助心内科医生等症状;学习泌尿系统疾病时,患者可有自觉蛋白尿、自觉肾区酸痛、挂号求助泌尿科医生等症状;学习各器官肿瘤时,患者可出现各类自疑患病表现,如:焦虑、恐慌、坚信淋巴结为肿瘤等等精神症状。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引起若干症状,但临床不常见。
2.食入习惯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a.如:专吃学医前所厌食物、拒吃一切肥肉、不自觉搭配营养素等;b.用药前研读说明书并查询《药理学》等。此症状程度较轻,但极易慢性化,慢性食入习惯变化治愈率极低。
3.不典型症状a.洁癖:如穿衣戴手套遵循无菌原则。b.名词狂:如认为VIP代表血管活性肠肽,将杜拉拉升职记理解为杜拉拉生殖记。c.厌物癖:对于蛋花、菜花、干酪、柏油、鱼肉、果酱等物品产生厌恶。d.其他症状:如自习癖、服药癖等。[诊断]典型二联征即可诊断。若符合二联征中一项与不典型症状中两项亦可确诊。[治疗]多数病人可自愈。1.根治疗法转专业;降低智商。临床上应用较易受限,故少用。2.对症治疗针对各类临床表现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如翘课、体检化验等。3.姑息治疗针对慢性食入习惯变化患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4.心理治疗克服心理作用。

[预后]

一般良好,一过性课本性规律发病于课程结束时即可自行缓解,无后遗症。有食入习惯变化症状者预后不良,后遗症严重,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慢性食入习惯变化可终身带病。

[预防]

1.不要学医。
2.增强心理素质,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态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